世界酒中国菜鹤峰葛仙米地标宴启幕 国际标准赋能“绿珍珠”走向全球餐桌
世界酒中国菜鹤峰葛仙米地标宴启幕 国际标准赋能 “绿珍珠” 走向全球餐桌
——ICGIA 指导、世酒中菜承办,打造地理标志美食全球化新标杆
2025 年 7 月 23 日,由国际(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联盟(ICGIA)指导、世酒中菜(广州)国际认证有限公司承办的 “世界酒中国菜鹤峰葛仙米地标宴” 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动。活动以 “一宴双地标” 为核心,融合鹤峰葛仙米的生态价值与高端餐饮场景,推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从区域特色向国际通行品牌跨越。
一、背景与意义:千年珍馐的国际化突围
鹤峰葛仙米,学名拟球状念珠藻,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球 95% 的野生资源集中于湖北鹤峰县走马镇。其蛋白质含量达 48.61%,含 18 种氨基酸及硒、锶等微量元素,兼具生态与营养价值,被誉为 “水中瑰宝”。然而,受限于传统种植模式与市场认知,葛仙米长期面临 “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困境。
展开剩余87%此次我们推出的这场地标宴,旨在通过 “地理标志 + 国际认证 + 高端餐饮” 模式,重塑葛仙米的品牌价值。ICGIA 作为全球地理标志保护协作网络,为宴席提供标准制定、溯源认证及国际推广支持;我们世酒中菜依托 “地标宴” IP 运营经验,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生态。
2023 年武汉市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旅游强市政策文件,省市相关部门引领吃、住、行、游、购、娱行业联动,早餐之都、淡水鱼之都、小龙虾之城、蒸煨之城、美食大城,吸引着全国游客来打卡,去年国庆前夕,武汉被评为中国 “十大旅游美食” 城市,为进一步夯实美食基础,由市商务局、商务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商业总会指导,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和武汉餐饮业协会开展的武汉 “十大名菜、十大名点” 评选,于五一前夕正式发布,武汉 “地标美食” 即将颁奖,一场由湖北各地优质的地标食材组成的 “楚味” 饕餮盛宴,即将在武汉上演,众多的 “地标美食” 和 “地标餐厅” 将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靓丽名片。
地标食材成为餐饮新潮流
地理标志产品是经过国家认证,品质与地域特色的代名词,不仅具备地道风味,营养价值也更优,同时也给餐厅大厨引入创新元素,有助于提升菜品质量,吸引游客打卡品尝。
全球产量极其稀少的地标食材 —— 叫米却又不是米,颜色天生墨绿,年产量仅约 4000 斤。除了恩施鹤峰县,仅非洲有极少量发现,它就是中国地标食材 “软黄金”—— 葛仙米。
葛仙米,是极其稀缺的药食水生拟球状念珠藻,形状酷似米粒,因而得名葛仙米。其无根无茎无花无果,对生长的气候、土壤、阳光、经纬度、海拔等自然条件要求极高,稍遇化肥、农药、激素、重金属等即自然分解消失,2014 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被称作 “中国最贵蔬菜”。
葛仙米营养价值之高世所罕见,含高达近 50% 的蛋白质,超 40% 的氨基酸(总种类高达 18 种,7 种为人体必需),其所含多糖与藻蓝素、藻红素等多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湿等功能,维 C 含量比水果之王中华猕猴桃高 23 倍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品。
葛仙米让菜品 “点石成金”
葛仙米的吃法多样,既可以作为主料烹饪佳肴,也可以作为辅料增添菜肴的营养和口感。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把它比作与神户牛肉、伊比亚火腿、鹅肝、松茸、鱼子酱、蓝鳍金枪鱼、黑松露齐名的世界第八大顶级食材。
在广州 CHEF 谭 TAN 私房菜,一盅用量 2g 的葛仙米汤品,售价 188 元 / 位,折合计算终端价格,一斤可以卖到 2.4 万元;在上海新荣记餐厅,一道用量 1g 的葛仙米甜品,售价 68 元 / 位,折合计算终端价格,一斤可以卖到 1.7 万元。
蟹鮰绣舞韵葛仙
▲食材选用石首鮰鱼、葛仙米、蟹肉,真正做到了鱼中有蟹,蟹中有鲜,江鲜加海鲜,鲜上加鲜。加入古老的野生蓝藻 --- 恩施鹤峰葛仙米,鸡汤小火慢炖 2 小时,口感清淡鲜美。
荆楚沉鱼落雁
▲食材选用樊口武昌鱼、恩施葛仙米、极品官燕、蟹肉、老鸽汤,此菜借用湖北宜昌秭归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研发和创新,体现了传承和创新的结合。
葛仙米清汤鱼米
▲食材选用恩施葛仙米、羊肚菌、武昌鱼鱼肉制茸。新鲜白嫩的手工鱼茸是楚菜大师卢永良的拿手技艺,两者相结合配以食药兼用的羊肚菌,美味又营养。
葛仙米养生鮰鱼珍
▲食材选用石首鮰鱼、鹤峰葛仙米,鮰鱼肉质嫩白如脂,葛仙米含有 17 种蛋白质,可以延缓衰老,促进氧化,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促进睡眠。
2023 年 6-8 月,武汉 18 家精致餐厅参加了 “新食力 新楚菜” 国际品鉴周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嘉宾品鉴,其中 4 道由葛仙米烹饪的精致菜品成功上榜。
地标食材助推餐饮发展
5 月 15 日,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指导,鹤峰县兴荣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湖北楚菜研究院、武汉餐饮业协会承办的首届 “鹤峰葛仙米” 产业发展专题研讨暨品鉴会在武汉三五醇酒店成功举办。
出席活动现场的领导和嘉宾有: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汪达、湖北省商务厅服贸处处长王光辉、湖北省财政厅产业处处长余红、湖北省商务厅服贸处一级调研员周呈敏、湖北省农业厅市场与信息化处二级调研员余祥华、武汉大学质量研究院院长程虹、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室原二级巡视员孙军、鹤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皇甫鸿、鹤峰县委常委、副县长郑平、县人大副主任彭涛、县政协副主席黄宏启、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刘真、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程水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刘烈刚、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会长孙桃香、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卢永良、武汉说唱团团长陆鸣、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黄石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会长曾文、孝感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会长魏小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钧、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方爱平、江汉大学教授、美食达人李继强以及大型商超、星级酒店、餐饮界企业家、大师、院校专家及市州餐饮协会、商会会长、行业专家、权威媒体等近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谋地标食材 “葛仙米” 产业发展。
会上,鹤峰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 “中国葛仙米之乡” 称号。
为体现鹤峰葛仙米能提高菜品附加值的作用,由楚菜泰斗卢永良领衔的楚菜顶级大师团队共同研发的葛仙米品鉴宴出品,在前菜、头汤、热菜、甜品、主食中都用葛仙米 “画龙点睛”,让整个品鉴宴 “点石成金”,每个菜品不仅好吃,而且还养眼,价值感十足。让出席品鉴活动的学者、大师、企业家、媒体朋友眼前一亮,当天的出品将会成为湖北地标美食的范本,在武汉餐饮市场大力推广,让广大的食客也能品尝,共同分享葛仙米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楚菜产业发展,持续推进 “一品一标” 全标准制定,“一县一品” 特色推广,地标食材荆楚优品风生水起。如洪山菜苔、潜江龙虾、松滋鸡、蔡甸藕、洪湖鸭、罗田板栗、红安花生、房县木耳、随州香菇、黄陂豆丝、京山桥米、江汉大米、仙桃黄鳝等在武汉餐桌遍地开花,为武汉餐饮 “地标美食热” 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外地游客和本地食客感受武汉 “地标美食” 的魅力。
发布于:广东省汇盈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